[1] 张芳. 油库污水COD去除技术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 2011,(04) .
[2] 谢宇轩. 三级人工快渗系统运行及微生物分布特性分析[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3] 范兴建.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微生物特征及氮素去除机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3) .
[4] 刘方.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氮素转化规律及脱氮工艺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6) .
[5] 唐翌. 三峡地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水脱氮的试验研究[D]. 重庆大学, 2007,(05) .
[6] 崔程颖. 新型人工强化土地渗滤系统工艺及技术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06) .
[7] 陈永杏. 小城镇污水人工快速渗滤法处理试验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8] 谭啸. 絮凝剂对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中COD去除的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5) .
[9] 汪洋. 复合填料人工快渗系统处理化工尾水的实验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1,(04) .
[10] 曹帆. 人工快渗生物滤池中污染物归趋机制及滤料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