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水林. 798例原发性肝癌中医症候分布规律探讨[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5) .
[2] 李华蓉.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04) .
[3] 杨小兵.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体质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4] 王金烁. 健脾丸抗肝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 2007,(06) .
[5] 张艳玲. 中晚期肝癌中医证型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6] 于洋. 中医肝癌电子病历的构建[D]. 第二军医大学, 2006,(09) .
[7] 尹桂平. 肝癌证治的中医文献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5,(06) .
[8] 秦丹梅. 1.中医药配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进展(文献综述)2.杨新中教授治疗肝癌临床经验总结[D]. 湖北中医学院, 2003,(03) .
[9] 张华堂.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和相关性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2,(01) .
[10] 孙敏.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供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