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晓玮. 环境中不同氮磷营养盐浓度及氮源形态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的影响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2] 孙科.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对海洋生物毒性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11) .
[3] 崔伟民. 米氏凯伦藻溶血毒素的生成及溶血特性研究[D]. 暨南大学, 2009,(09) .
[4] 马龙. 利用经济微藻的竞争作用防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的初步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09,(02) .
[5] 李正锋. 米氏凯伦藻的磷营养生理生态研究[D]. 暨南大学, 2008,(02) .
[6] 黄凯旋. 米氏凯伦藻的氮营养生理生态研究[D]. 暨南大学, 2008,(01) .
[7] 欧祥亚. 米氏凯伦藻赤潮对东海养殖鱼类鳃组织结构损害作用的研究[D]. 暨南大学, 2007,(05) .
[8] 韩笑天. 中国近海几种重要赤潮甲藻分类学及其系统发育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04) .
[9] 卞红霞. 渤海浮游植物季节变化与水动力关系数值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10] 张勇. 米氏凯伦藻抗摄食化学防御机制[D]. 暨南大学, 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