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郭春杰. 柿新种质创制及F1代杂种鉴定技术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1,(S1)
.
[2] 李皓. 浙江柿遗传多样性及开发利用基础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1)
.
[3] 张桂霞. 柿(Diospyros kaki L.)AFLP体系的建立及其优良品种指纹图谱的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3,(03)
.
[4] 王立英. 柿(Diospyros kaki L.)果实生长发育及成熟机理研究[D]. 河北农业大学, 2002,(02)
.
[5] 赵欣. 马铃薯栽培种花药培养与再生植株的鉴定[D].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5)
.
[6] 李俊秀. B6杨花药培养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4)
.
[7] 叶国锐. 白菜与甘蓝游离小孢子胚诱导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D].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4)
.
[8] 林宗铿. 芦笋花药培养技术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4)
.
[9] 赵大球. 柿果实类胡萝卜素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研究[D]. 扬州大学, 2011,(02)
.
[10] 赵红星. 部分柿种质资源抗寒性综合评价[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