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俊玲. 红薯茎叶功能性成分分析及其饮料的研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2] 王应想. 甘薯藤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功能研究[D]. 南昌大学, 2006,(04) .
[3] 艾锋. 福建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测定及应用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4) .
[4] 何胜生. 加工专用型甘薯品种的筛选及红薯营养羹的研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4) .
[5] 郭亚姿. 甘薯膳食纤维物化以及功能特性的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2) .
[6] 张彩峡. 低温弱光对紫花苜蓿根颈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7] 孙小新. 不同组分红薯叶黄酮降血糖作用的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8] 高秋萍. 紫心甘薯多糖的提取与生物活性研究[D]. 浙江大学, 2010,(08) .
[9] 涂强. 甘薯发酵饮料的研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7) .
[10] 王艳梅. 核桃隔膜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及其微量元素初探[D]. 新疆大学, 2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