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侯成林.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受污染河水试验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2] 崔程颖. 新型人工强化土地渗滤系统工艺及技术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06) .
[3] 张鑫. 人工快渗系统除磷工艺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1) .
[4] 唐翌. 三峡地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水脱氮的试验研究[D]. 重庆大学, 2007,(05) .
[5] 吴蓓. 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削减城市初雨径流污染应用性研究[D]. 河海大学, 2007,(06) .
[6] 汪洋. 复合填料人工快渗系统处理化工尾水的实验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1,(04) .
[7] 刘方.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氮素转化规律及脱氮工艺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9,(06) .
[8] 杨文涛. 人工渗滤介质水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实验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9] 黄玮. 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的试验研究[D]. 河海大学, 2005,(04) .
[10] 谢宇轩. 三级人工快渗系统运行及微生物分布特性分析[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