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田葆萍. 中药材及其制剂中马兜铃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 2004,(01)
.
[2] 张敏.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研究[D]. 吉林大学, 2006,(10)
.
[3] 刘雅婧. 细辛中马兜铃酸的炮制脱毒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9,(11)
.
[4] 陈文霞. 细辛长期毒性对SD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和功能的影响[D].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0)
.
[5] 田广宇. 中药细辛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D].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1)
.
[6] 赵剑宇.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关木通肾毒性研究中的应用[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9,(10)
.
[7] 刘娟. 宁心醒神、补肾止遗法治疗小儿遗尿(心肾不交型)的临床观察[D].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9,(03)
.
[8] 汤喜兰. 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对马兜铃酸肾毒性的影响[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02)
.
[9] 孙建新. 小鼠马兜铃酸肾病免疫病理机制的初步探讨[D]. 苏州大学, 2008,(11)
.
[10] 张恩. 慢性肾脏病4期中医证候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