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孙友位. 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2] 陈华. 利用SSR标记划分我国北方主要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D]. 新疆农业大学, 2004,(04)
.
[3] 叶雨盛. 贵州玉米优良种质资源鉴评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D]. 贵州大学, 2006,(11)
.
[4] 刘雪. 利用SSR标记分析我国44个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5] 陈卫国. 利用SSR标记分析27个玉米群体的遗传关系[D]. 山西农业大学, 2005,(07)
.
[6] 丁孝营. 玉米外来种质遗传改良材料的杂种优势表现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8,(04)
.
[7] 钟昌松. 普通和特用玉米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
.
[8] 孙洪波. CIMMYT玉米种质群体的杂优类群与育种潜力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5,(01)
.
[9] 武安柱. 金皇后等8个玉米群体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D]. 河南农业大学, 2003,(03)
.
[10] 赵新亮. 利用SRAP分子标记划分河南省常用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