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蒲晓娟. 华山松大小蠹和共生真菌营养代谢与寄主抗性的关系[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2] 佟丽华. 乳牛肝菌菌种的分离、鉴定及培养[D].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3] 刘丽. 青海云杉天然林小蠹虫种类、生态位与监测技术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4] 陈桂梅. 油松菌根伴生真菌与外生菌根真菌的互作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S1)
.
[5] 韩菊兰. 光滑足距小蠹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7)
.
[6] 夏蕾. 松材线虫枯萎病疫木上的蓝变菌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
.
[7] 赵军. 维生素C二步发酵伴生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D].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0)
.
[8] 李萍. 猪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9] 张艳. 缓释型小蠹虫引诱剂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初探[D]. 东华大学, 2009,(09)
.
[10] 王艳艳. 杨木变色菌的研究及生防菌的筛选[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