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杜寒春. 根瘤菌对禾本科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6,(12)
.
[2] 肖文丽. 大豆根瘤菌竞争结瘤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1)
.
[3] 郝保海. 根瘤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及蛋白质互作网络预测[D].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1)
.
[4] 张欣. 大豆根瘤菌及生物固氮的研究与应用[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5] 孙超. 茎瘤固氮根瘤菌ORS 571在小麦中的定殖及增强幼苗抗旱性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1)
.
[6] 马中雨. 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共生匹配性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7] 房春红. 根瘤菌与大豆、土壤间相互适应性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2)
.
[8] 武霞. 野大麦盐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02)
.
[9] 林晓军. 茎瘤固氮根瘤菌在小麦体内的迁移及与小麦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 王洪伟.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豌豆根瘤菌的获得与功能分析[D]. 西南大学, 2009,(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