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镇. 高丛蓝莓组培体系及种子萌发率的建模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6)
.
[2] 廉家盛. 蓝莓品种‘美登’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研究[D]. 延边大学, 2012,(04)
.
[3] 尹德洁. 蓝莓野生资源和SRAP遗传多样性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4] 刘茂泉. 浙江蓝莓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3)
.
[5] 刘肖. 蓝莓抗寒性、需冷量SNP分析与分子辅助育种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1)
.
[6] 郑理乔. 兔眼蓝莓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7)
.
[7] 曾玮玮. 蓝莓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3)
.
[8] 庞薇. 土肥管理对蓝莓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9] 罗艳春. 生物克隆技术种植蓝莓新品种及其系列产品深加工过程的环境影响预测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 2011,(09)
.
[10] 刘太林. 两种小浆果PUTNHX耐盐基因转化及转化体系的建立[D]. 天津农学院, 201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