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邱俊. 帽儿山地区5个树种细根生产、死亡和周转比较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3) .
[2] 许旸. 中国热带27个阔叶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和碳氮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3] 赵妍丽. 帽儿山七树种细根解剖结构与碳和氮季节变化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1) .
[4] 姜红英. 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生产、死亡和周转及其对长期施肥的反应[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4) .
[5] 全先奎.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细根寿命统计分布类型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8,(04) .
[6] 程云环. 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产和周转及其与土壤资源有效性关系[D].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7] 黄冬. 湖北省21个典型树种细根形态结构比较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6) .
[8] 丁国泉. 连续两年施肥对日本落叶松细根形态和养分含量影响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9] 袁一丁. 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S1) .
[10] 刘颖. 胡桃楸、黄波罗、水曲柳根系不同着生位置1级根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异质性及季节动态[D]. 东北林业大学, 20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