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长光. 川西北退化、沙化草原植被恢复效果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5) .
[2] 李盼威. 河北坝上高原与冀北山地交错带木本植物区系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06,(09) .
[3] 梁秀华. 冀北高原荒漠化土地现状评价及治理对策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6,(03) .
[4] 杨建振. 陕北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土壤水分效应及其人工培育技术初探[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5] 张金鹏. 呼伦贝尔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模式效果评价及动态分析[D].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6] 薛占金. 山西省土地沙化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 山西大学, 2008,(06) .
[7] 申卫博. GIS及景观熵模型在沙化土地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5) .
[8] 梁英. 冀北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评价[D].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1) .
[9] 陈正宏. 高寒草甸沙化过程中生物结皮藻类组成及分布的变化[D]. 兰州理工大学, 2009,(11) .
[10] 王艳. 川西北草原土壤退化沙化特征及成因分析[D].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