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晓丽.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研究[D]. 沈阳药科大学, 2008,(11)
.
[2] 贾贝西. 中药延胡索质量标准化及制剂研究[D]. 河南大学, 2008,(09)
.
[3] 周琼. 延胡索化学成分研究及其中草药特色体系化学特征表达[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01)
.
[4] 谢彩娟. HPLC法研究中药延胡索的质量及药代动力学[D].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6)
.
[5] 王丽丽. 植物延胡索化学成分的研究[D]. 延边大学, 2010,(11)
.
[6] 胡甜甜. 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 Wang)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 沈阳药科大学, 2013,(04)
.
[7] 李静慧. 延胡索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 浙江大学, 2012,(10)
.
[8] 程星烨. 延胡索抗心肌缺血活性部位物质基础研究[D].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07)
.
[9] 丁波. 延胡索物质基础及其主要活性单体体内代谢的LC-DAD-MS/MS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 2008,(03)
.
[10] 王哲. 延胡索质量分析研究[D]. 陕西理工学院, 2015,(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