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海明. 微量元素铁、锰及其形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D]. 安徽大学, 2008,(01) .
[2] 杨梦. 太湖水体有效铁含量与水华蓝藻形成的关系的初步研究[D]. 浙江大学, 2009,(01) .
[3] 马祖友. 蓝藻的生长生理特征及其竞争优势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2) .
[4] 赵小丽. 硫酸铜和金藻Poterioochromonas sp.控制蓝藻水华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03) .
[5] 张铁明. 微量元素—锌、铁、锰对淡水浮游藻类增殖的影响[D]. 首都师范大学, 2006,(12) .
[6] 刘娅琴. 太湖微囊藻水华及其产毒的生态学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8,(03) .
[7] 陈明曦. 蓝藻水华生消机制室内模拟试验研究[D]. 三峡大学, 2007,(03) .
[8] 袁征. 铁、不同氮源和光强对海洋微藻生长的交互影响[D].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3) .
[9] 刘靖. 北京城市河湖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5,(04) .
[10] 刘静. Fe~(3+)对富营养化水体中三种常见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D]. 扬州大学, 20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