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静. 淫羊藿苷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山东大学, 2006,(03)
.
[2] 王冰. 淫羊藿总黄酮对离体工作心脏及心肌细胞离子通道作用的实验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05)
.
[3] 冯巧巧. 中药单体化合物—芍药苷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 山东大学, 2006,(12)
.
[4] 矫智颖. 灯盏花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吉林大学, 2007,(05)
.
[5] 傅爱冬. 淫羊藿总黄酮的药学研究[D]. 湖北中医学院, 2005,(01)
.
[6] 王永禄. 淫羊藿总黄酮抗骨质疏松二类新药研究[D]. 辽宁中医学院, 2003,(04)
.
[7] 李富盛. 淫羊藿总黄酮的抗缺氧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D]. 兰州大学, 2010,(01)
.
[8] 张森. 淫羊藿苷对雌性大鼠垂体—性腺轴的影响[D]. 吉林大学, 2007,(05)
.
[9] 安宁飞. 丹心痛抗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初探[D]. 沈阳药科大学, 2004,(01)
.
[10] 李淼. 冠心丹参口腔崩解片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D]. 沈阳药科大学, 2007,(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