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于鹏. 并联机床的研究[D]. 四川大学, 2002,(02)
.
[2] 丁学明. 一种空间三自由度平动并联机床研究[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02)
.
[3] 施毅. 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床的若干基础问题及动力学分析[D]. 燕山大学, 2005,(05)
.
[4] 田小静. 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床的运动学设计及工作空间分析[D]. 燕山大学, 2003,(02)
.
[5] 王海东. 并联机器人机构构型与性能分析[D]. 燕山大学, 2002,(01)
.
[6] 屠凤莲. 2-PRR并联机床的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8)
.
[7] 甘泉. 新型并联机床的运动特性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 2002,(02)
.
[8] 彭用新. 并联机床结构及误差分析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2)
.
[9] 李研彪. 新型6-PTS并联机床的性能分析[D]. 燕山大学, 2004,(04)
.
[10] 徐鹏. 六自由度并联机构Stewart平台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D]. 重庆大学, 2005,(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