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沈颖. 石斛类ISSR标记研究与ITS序列分析[D]. 浙江大学, 2005,(01)
.
[2] 谷燕莉. 红景天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2)
.
[3] 姜福星. 百合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5)
.
[4] 魏利.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Du Tour)遗传多样性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5] 宾晓芸. 金花茶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的ISSR, RAPD和AFLP分析[D]. 广西师范大学, 2005,(08)
.
[6] 沈洁. DNA序列、ISSR标记在药用植物种质鉴别中的应用[D]. 南京师范大学, 2006,(03)
.
[7] 吕艳芳. 利用ISSR分子标记和rDNA的ITS序列研究五针松亲缘关系[D].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8] 李绍臣. 东北主栽杨树品种的ISSR分析[D].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9] 刘慧春. 随州古银杏遗传多样性的RAPD及ISSR分析[D].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3)
.
[10] 彭云滔. 野生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RAPD分析[D]. 广西师范大学, 2005,(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