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朱莹洁. 麻黄汤方证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2)
.
[2] 谭睿. 麻黄汤发汗、止咳物质基础的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2,(01)
.
[3] 房显辉. 麻黄汤证治规律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4] 贺丰. 麻黄汤中臣佐使药对君药效应成分在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 第一军医大学, 2004,(04)
.
[5] 吴昭晖.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佐使药有效成分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研究[D]. 第一军医大学, 2008,(02)
.
[6] 陈燕. 麻黄汤中麻黄生物碱体内代谢排泄的研究[D]. 第一军医大学, 2008,(01)
.
[7] 沈群.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 第一军医大学, 2003,(01)
.
[8] 冯欣. 麻黄汤煮散颗粒汤剂与麻黄汤传统汤剂的药学比较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7)
.
[9] 蒋灵芝. 麻黄汤致大鼠足跖汗腺的形态学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2,(01)
.
[10] 甄淑贤. 张仲景运用麻黄的规律研究[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