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印东. 子午岭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积累与变化[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
[2] 刘世梁. 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2,(01) .
[3] 樊军. 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1) .
[4] 郭广芬. 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土壤有机碳储藏的影响[D].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6,(09) .
[5] 刘守赞.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D]. 河北农业大学, 2005,(06) .
[6] 于荣. 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1) .
[7] 邵月红. 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InTEC模型的验证[D]. 南京农业大学, 2005,(05) .
[8] 杨丽霞. 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综合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D].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4) .
[9] 沈雨. 基于模型和GIS的江苏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3) .
[10] 国秀丽.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D]. 吉林农业大学, 2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