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尚洪. 还田秸秆腐解特征及其对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8,(02)
.
[2] 杨艳. 施用有机物料对水稻土有机碳物理组分的影响[D].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3)
.
[3] 牛斐. 不同种植模式及秸秆还田对旱地农田土壤肥力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4] 孙汉印. 关中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1)
.
[5] 张紧紧. 深耕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小麦系统碳、氮动态影响的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5,(02)
.
[6] 梁贻仓.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D]. 西北大学, 2014,(09)
.
[7] 岳会锦. 滴灌农田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团聚体的影响[D]. 石河子大学, 2015,(03)
.
[8] 李景. 长期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9] 李晓密. 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10] 管天玉.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