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党晓芬. 王不留行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2] 刘惠. 基于系统药理学的甘草作用机制和新药发现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3] 付云贺. 厚朴酚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吉林大学, 2013,(09)
.
[4] 吴志琴. 桑椹果实抗炎活性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深圳大学, 2015,(12)
.
[5] 刘晶. 利用细胞炎症模型研究牛蒡低聚果糖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D]. 山东大学, 2013,(10)
.
[6] 张媛媛. 沙漠嘎种子平喘活性成分筛选及其质量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7] 王雪洁. 菊苣治疗高尿酸血症多靶点作用机制的分子对接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 张会会. 黄芩汤抗炎药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07)
.
[9] 姚瑶. 基于系统药理学的中药复方配伍及作用机制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3)
.
[10] 虞涛. 蛇胆陈皮口服液药效物质组学及作用机制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