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义侠. 余甘子化学成分及总酚提取工艺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2] 侯海燕. 中药余甘子抗HBV活性成分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6,(12) .
[3] 张玉洁. 余甘子枝叶部位化学成分及抗HSV-1生物活性研究[D]. 暨南大学, 2014,(01) .
[4] 艾锋. 福建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测定及应用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4) .
[5] 吴玲芳. 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体内成分分析[D].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6] 高伦江. 余甘子抑菌活性及防腐应用研究[D]. 西南大学, 2008,(09) .
[7] 赖志才. 余甘子多酚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 暨南大学, 2010,(10) .
[8] 郭晓江. 两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11) .
[9] 冀静. 藏药余甘子质量标准提高研究[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4) .
[10] 熊仪俊. 余甘子不同生态型特征与分化初步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