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弘,张小霞,何峰. 论肺阳虚[J]. 中医文献杂志, 2007,(02)
.
[2] 王鹏,文小敏,赵鸿云,刘青,田正鉴,任中代,董祥. 肺阳虚证的实验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 1998,(04)
.
[3] 赵东凯,宫晓燕. 慢性咳嗽从肺阳虚证辨治[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6)
.
[4] 许朝霞,丁明桥. 肺阳虚的临床证治辨析[J]. 中医杂志, 2008,(09)
.
[5] 程畅和,朱向东. 论肺阳和肺阳虚证[J]. 中医药信息, 2003,(06)
.
[6] 刘良徛,张元兵,万丽玲,李映霞,江虹,江国英,赵顺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阳虚证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相关性研究[J]. 中医药通报, 2006,(06)
.
[7] 王玉兴,曾又佳,段荣蓉. 肺阳虚证复兴之初探[J]. 天津中医药, 2007,(02)
.
[8] 赵敏,张全有. 肝气虚、肝阳虚、肺阳虚、脾阴虚四证中西医治疗[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9,(04)
.
[9] 连利军. 肺阳及肺阳虚研究概述[J]. 江西中医药, 2008,(01)
.
[10] 董祥,任中代,王鹏. 肺阳虚证患者环核苷酸、一氧化氮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