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孝波,张军华,杨德娟,邓先模. 可生物降解PCL/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05) .
[2] 靳焜,贾永堂,沈新元. 三亚甲基碳酸酯和己内酯生物可降解共聚物序列结构的二维核磁分析[J]. 分析化学, 2008,(02) .
[3] 邵芳可,施斌,张琰.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4] 施斌,方超,裴元英.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04) .
[5] 何月英,戴炜枫,顾春华,郎美东. 两亲性带羰基官能团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34) .
[6] 赵辉鹏,张立柱,查刘生. 两亲性脂肪族聚氨酯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的~1H NMR测定[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11) .
[7] 刘炯,李惠琴,郭圣荣,殷明,姚炎庆. 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的合成和表征[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6,(08) .
[8] 宋少军,邱翔,柴仕淦,陈祖兴. (4S)-4-苄基-3-(2’(E)-丁烯酰基)-2-噁唑烷酮的核磁分析[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9] 高燕,蹇锡高. ~1H-NMR法测定多苯基取代联苯型聚醚酮的分子量[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9,(02) .
[10] 陈卫星,范晓东,刘郁杨. 温度敏感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