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艳,宋文,贾瑞臣,杨玉琼,董延年. 库尔勒香梨杂交及回交后代果实部分性状遗传研究[J]. 新疆农垦科技, 2005,(05) .
[2] 吴翠云,王新建,王飞. 梨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J].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02) .
[3] 王宏伟,王成荣,于淼,戴洪义,王然. 梨杂交后代果实主要有机酸遗传动态的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4] 孙志红,郝为民,董延年. 香梨正反交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J]. 果树学报, 2003,(02) .
[5] 朱志民,代汉萍,郭修武. 树莓杂交后代实生苗部分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J]. 北方园艺, 2008,(05) .
[6] 薛晓敏,张玉星,王金政,张安宁. 黄金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9) .
[7] 崔艳波,陈慧,乐文全,张树军,伍涛,陶书田,张绍铃. ‘京白梨’与‘鸭梨’正反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研究[J]. 园艺学报, 2011,(02) .
[8] 陈克玲,陈力耕,刘建军,洪棋斌,李洪雯. 柑桔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6,(06) .
[9] 何天明. 香梨杂种后代果形与果实品质的遗传分析[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10] 高华,鲁玉妙,赵政阳,王雷存,袁景军. 柱型苹果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J]. 西北农业学报, 2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