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宝康,张继军,傅军,何鸣元. 汽油中含硫化合物脱除新技术[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0,(07)
.
[2] 杨洪云,赵德智,沈耀亚. 油品脱硫工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1,(03)
.
[3] 钱伯章,吴虹. 石油生物脱硫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炼油设计, 1999,(08)
.
[4] 马四国,刘翠微,任红威,赵地顺.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氧化脱硫工艺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05,(04)
.
[5] 王华峰,宋华,王宝辉. 柴油脱硫技术与展望[J]. 工业催化, 2005,(04)
.
[6] 毕贵芹,沈健,亓玉台,袁兴东,杨丽娜,武宝萍,李聪明. 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4,(01)
.
[7] 吕志凤,战风涛,李林,田高友,刘颖. 用H_2O_2-有机酸氧化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硫化物[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
[8] 赵延飞,晏乃强,吴旦,贾金平. 石油的非加氢脱硫技术研究进展[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4,(03)
.
[9] 赵野,申宝剑,高金森. 柴油脱硫技术评述[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5,(10)
.
[10] 陈焕章,李永丹,赵地顺.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进展[J]. 化工科技, 2004,(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