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新生,胡柯.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J]. 化学进展, 1999,(02) .
[2] 张镖. 中药复方研究现状与思路探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2) .
[3] 张礼和. 我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的一些看法[J]. 化学进展, 1999,(02) .
[4] 李伟东,蔡宝昌. 中药复方研究思路的探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03) .
[5] 王夔. 化学家怎样看中药复方研究[J]. 化学进展, 1999,(02) .
[6] 邵进明,梁光义. 中药复方研究方法综述[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7,(04) .
[7] 谭玮,宋崇顺,高月. 中药复方方法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05) .
[8] 贺祝英,吕海涛,罗洪瑜. 中药复方研究的新进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2,(02) .
[9] 程永现,赵淑敏. 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中医现代化思路探索[J]. 中国医药学报, 2001,(01) .
[10] 郭立民,王长云,顾谦群,王斌贵,方玉春,朱伟明. 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 中成药, 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