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荔枝胚胎败育与胚珠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1,(11) .
[2] 张以顺,向旭,黄上志,傅家瑞. 荔枝胚败育过程中内源激素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03) .
[3] 陈伟,吕柳新. 兰竹荔枝胚珠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胚胎发育的关系[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0,(05) .
[4] 陈伟,吕柳新. 荔枝胚胎败育与酚类抑制物质的关系(英文)[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02) .
[5] 陈伟,吕柳新. 荔枝胚珠中多胺含量变化与胚胎发育的关系[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03) .
[6] 邱燕萍,向旭,王碧青,张展薇,袁沛元. 荔枝三种结实类型内源激素的平衡与坐果机理[J]. 果树科学, 1998,(01) .
[7] 张以顺,向旭,傅家瑞,黄上志. 荔枝胚败育差异表达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园艺学报, 2004,(01) .
[8] 祁业凤,刘孟军. 两个胚败育率不同的枣品种果实生育期内源激素的变化[J]. 园艺学报, 2004,(06) .
[9] 薛志强,徐道娜,张勇,马建祥,杨建强,侯沛,张显. 少籽西瓜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胚胎败育的关系[J]. 西北农业学报, 2007,(03) .
[10] 杜强,刘孟军,赵锦. 果树胚败育研究概述[J]. 河北林果研究, 20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