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余松烈. 不同施肥水平对不同品种小麦籽粒蛋白质和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03)
.
[2] 赵辉,戴廷波,荆奇,姜东,曹卫星. 灌浆期温度对两种类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及植株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5,(11)
.
[3] 张林生,蒋纪云,张保军,曹让.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游离氨基酸的变化[J]. 作物学报, 1998,(04)
.
[4] 杨延兵,高荣岐,尹燕枰,管延安,张华文.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J]. 麦类作物学报, 2007,(05)
.
[5] 蔡大同,戚道光,朱小平,姜小三. 国内几个小麦品种的面粉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和流变学特性[J]. 安徽农业科学, 1995,(02)
.
[6] 张林生,汪沛洪,曹让,路苹. 土壤干旱对不同生育期小麦叶片及种子氨基酸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1998,(01)
.
[7] 张军,许轲,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张瑛,徐顺飞. 稻麦套种对小麦花后地上部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06,(02)
.
[8] 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余松烈. 土壤肥力对小麦开花后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03,(01)
.
[9] Isabel M Martin del Molino,张林生. 小麦籽粒中氨基酸组分的品种间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 1990,(05)
.
[10] 郑飞,邵运辉,何钟佩. 高温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穗梗韧皮部汁液组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3,(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