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谢人明,谢沁,陈瑞明,张小丽,阎惠勤,朱自平,乔雯,黄雪峰. 泽兰保肝利胆作用的药理研究[J]. 陕西中医, 2004,(01)
.
[2] 冯英菊,谢人明,陈光娟,阎惠勤,张小丽,杨甫昭,李利民,郦敏,刘珍. 泽兰镇痛、镇静及对实验性肝再生作用研究[J]. 陕西中医, 1999,(02)
.
[3] 刘君. 泽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1)
.
[4] 石宏志,高南南,李勇枝,余竞光,范全春,白桂娥. 泽兰有效部分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草药, 2003,(10)
.
[5] 徐桂荣,栾娜,徐臣. 泽兰药食两用价值的开发利用[J]. 医药产业资讯, 2006,(17)
.
[6] 田泽,高南南,李玲玲,余竞光,罗秀珍. 泽兰两个化学部位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药材, 2001,(07)
.
[7] 高南南,田泽,李玲玲,马丽焱,余竟光,罗秀珍. 泽兰有效成分活血化瘀药理学的研究──Ⅰ.泽兰4个提取部分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草药, 1996,(06)
.
[8] 石宏志. 泽兰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与进展[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34)
.
[9] 孙连娜,陈万生,陶朝阳,原源,张汉明. 泽兰化学成分的研究(II)[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03)
.
[10] 孙连娜,陈万生,陶朝阳,钱鸣蓉,张汉明. 泽兰化学成分的研究(Ⅰ)[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