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向道权,曹海河,曹永国,杨俊品,黄烈健,王守才,戴景瑞. 玉米SSR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性状基因定位[J]. 遗传学报, 2001,(08)
.
[2] 杨俊品,荣廷昭,向道权,唐海涛,黄烈健,戴景瑞. 玉米数量性状基因定位[J]. 作物学报, 2005,(02)
.
[3] 刘小红,郑祖平,张红伟,何道文,荣廷昭,谭振波. 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标记[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03)
.
[4] 张帆,万雪琴,潘光堂. 玉米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J]. 玉米科学, 2006,(03)
.
[5] 黄烈健,向道权,杨俊品,戴景瑞. 玉米RFLP连锁图谱构建及大斑病QTL定位[J]. 遗传学报, 2002,(12)
.
[6] 张志明,赵茂俊,荣廷昭,潘光堂. 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与株高及穗位高QTL定位[J]. 作物学报, 2007,(02)
.
[7] 严建兵,汤华,黄益勤,石永刚,李建生,郑用琏. 不同发育时期玉米株高QTL的动态分析[J]. 科学通报, 2003,(18)
.
[8] 张鲁刚,王鸣,陈杭,刘玲. 中国白菜RAPD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J]. 植物学报, 2000,(05)
.
[9] 刘章雄,王守才,戴景瑞,黄烈健,曹海河. 玉米P_(25)自交系抗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定位[J]. 遗传学报, 2003,(08)
.
[10] 王守才,王国英,丁群星,张宏,谢友菊,戴景瑞. 转基因在玉米中的遗传分离与整合特性的研究[J]. 遗传学报, 1999,(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