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长铣. 花色素类色素的分析方法[J]. 化工时刊, 1999,(01) .
[2] 王华,丁刚,崔福君. 葡萄酒中花色素苷研究现状[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2,(02) .
[3] 孙明霞,王宝增,范海,赵可夫. 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及其对植物适应环境的意义[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06) .
[4] 程龙军,郭得平,张建华,马芹标. 高等植物花生长和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信号调控[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02) .
[5]日本开发提取花色素工艺[J]. 化工中间体, 2003,(Z2) .
[6] 林晓霞,朱寿民. 中药花色素类成分抗癌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05,(15) .
[7] 杨朝辉,雷建军,宋明,王亚培,王进. 花色素苷基因研究进展[J]. 西南农业学报, 2002,(02) .
[8] 王建基,李汝雄. 国外对寡聚原花色素的研究与应用[J]. 现代化工, 2002,(S1) .
[9] 吴江,程建徽,杨夫臣. 植物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J].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6,(03) .
[10] 王华,菅蓁.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葡萄果皮花色素苷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