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尹立辉,詹亚光,李彩华,孙亚峰,郭聃. 植物雌雄株性别鉴定研究方法的评价[J]. 植物研究, 2003,(01) .
[2] 陈中海,陈晓静. 雌雄异株果树的性别决定及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0,(04) .
[3] 刘忠,路安民. 华中五味子(五味子科)雄花和雌花的形态发生[J]. 植物学报, 1999,(12) .
[4] 董莉娜,苏雪,孙坤,张建清,张辉,陈纹. DNA分子标记在雌雄异株植物性别鉴定中的应用[J]. 广西植物, 2006,(01) .
[5] 赵林森,徐锡增,崔培毅,樊新民. 雌雄异株树种植株性别鉴定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1) .
[6] 张洁,薛金龙. 华中五味子藤茎的生药鉴定[J]. 中药材, 1999,(04) .
[7] 袁仕禄,晁无疾. 华中五味子的营养成分与核型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6,(04) .
[8] 李瑞丽,卢龙斗,高武军,李书粉,王琼. 雌雄异株植物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J]. 广西植物, 2006,(04) .
[9] 高建平,王彦涵,陈道峰. 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叶表皮结构和导管分子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05) .
[10] 谭冬梅,罗淑萍,李疆,韩海涛. 阿月浑子性别鉴定的RAPD分析[J]. 果树学报, 20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