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广文,陈曲侯. 甜菜夜蛾微孢子虫研究:Ⅳ.孢子挤出器的超微结构[J]. 动物学报, 2001,(05) .
[2] 张悦丽,高兴祥. 甜菜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农药, 2004,(05) .
[3] 冉红凡,潘文亮,冯书亮. 昆虫微孢子虫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S1) .
[4] 刘悦秋,江幸福. 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J]. 植物保护, 2002,(01) .
[5] 牛安欧,刘红云,周敏,朱峰,方正明. 检测微孢子虫韦伯氏Chromotrop染色法[J].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0,(04) .
[6] 陈永兵,张纯胄,胡丽秋.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J]. 昆虫知识, 1999,(06) .
[7] 冉红凡,冯书亮,潘文亮,范秀华. 棉铃虫幼虫感染棉铃虫微孢子虫后的组织病理变化[J]. 昆虫学报, 2003,(01) .
[8] 陈广文,王家坤,虢华珊,魏林,陈曲候. 甜菜夜蛾微孢子虫的研究(Ⅰ)—一微孢子虫的分离及超微结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2) .
[9] 赵红,薛东,杨长举.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湖北植保, 2005,(06) .
[10] 沈中元,徐莉,朱峰,黄可威. 家蚕感染微孢子虫其体内酶活性及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变化[J]. 蚕业科学, 199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