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健,于咏华. 贝克莱的视觉理论对近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影响[J]. 中州学刊, 1996, (01)
.
[2] 段钢. 图像读写:一个理论研究的新视点[J]. 哲学动态, 2007, (02)
.
[3] 尚杰. 网络技术与后现代哲学[J]. 哲学动态, 2005, (05)
.
[4] 程志民. 作为现代性终结和后现代性开端的存在哲学——一种视觉理论[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7, (02)
.
[5] 商卫星. 克里克的意识研究述评[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04)
.
[6] 李奇,耿海燕. 视觉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J].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11)
.
[7] 尚杰. 语言的图象与图象的语言——“语言哲学”转向“视觉哲学”[J]. 浙江学刊, 2010, (04)
.
[8] 丛舸. 计算机视觉的哲学原理[J]. 自动化博览, 1997, (06)
.
[9] 程志民. 哲学的祛魅——当代西方哲学地位的变化[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