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袁召良. 耐盐碱观赏灌木──香茶藨子[J]. 植物杂志, 2001, (04)
.
[2] 陆玲娣. 中国茶藨子属的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 1995, (01)
.
[3] 李佩英,焦慧彦,姜世藩,于成海,匡海源. 茶藨子拟生瘿螨的研究初报[J]. 植物保护, 1989, (02)
.
[4] 宋冬梅,陆世光,崔海江. 黑龙江省茶藨子属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方面的开发利用[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3)
.
[5] 曹天文,盖强,高景文. 关帝山刺果茶藨子营养成份分析初报[J]. 山西林业科技, 1989, (02)
.
[6] А·С·ШЛЯПНИКОВА,王宗汉. 沙棘和茶藨子生根的嫩枝插穗移植后应用除草剂的效果[J]. 山西林业科技, 1987, (01)
.
[7] Leandro J.Ramos,张开明. 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引起的芒果顶枯病[J]. 热带作物译丛, 1992, (04)
.
[8] 何可群,宋宝安,胡德禹,周霞. 茶藨子农药和医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现代农药, 2007, (03)
.
[9] 尚国华. 茶藨子属植物的开发利用[J]. 内蒙古林业, 1988, (12)
.
[10] 张星耀,赵嘉平,梁军,吕全. 树木溃疡病菌主要类群系统地位及茶藨子葡萄座腔菌的种内一致性[J]. 林业科学, 2006,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