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美珠,章明奎. 我国部分高硒低硒土壤的成因初探[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
[2] 汪芳安,潘丛道. 硒及富硒资源开发[J]. 粮食加工, 1993, (04) .
[3] 杜莹,刘晓丹. 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7, (03) .
[4] 张立伟. 硒的营养功能与富硒食品开发[J]. 武汉食品工业学院学报, 1994, (03) .
[5] 张教志,余兴福. “黄土”如何变“黄金”——紫阳县富硒资源开发利用调查与思考[J]. 今日中国论坛, 2010, (12) .
[6] 仝宗喜,康世良,武瑞. 硒及硒蛋白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 2002, (06) .
[7] 郦逸根,董岩翔,郑洁,李琰,吴小勇,朱朝晖. 浙江富硒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J]. 第四纪研究, 2005, (03) .
[8] 侯少范,李德珠,王丽珍,王五一,谭见安. 我国土壤中结合态硒的含量和分布规律[J]. 地理研究, 1990, (04) .
[9]我国土壤表层硒含量的地理分布及其与人畜硒反应病的关系[J]. 地理研究, 1984, (04) .
[10] 孙维侠,赵永存,黄标,廖菁菁,王志刚,王洪杰. 长三角典型地区土壤环境中Se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