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爱玲.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0)
.
[2] 李云霞,贺文智,索全伶,洪海龙,黄延春. 黄酮类化合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概况[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 (02)
.
[3] 佟铁光.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纂要[J]. 中医药学刊, 2005, (02)
.
[4] 魏朝良,于德红,安利佳. 黄酮类化合物及清除自由基机制的探讨[J]. 中成药, 2005, (02)
.
[5] 龙春,高志强,陈凤鸣,王林.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进展[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
[6] 黄华艺,查锡良.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2, (07)
.
[7] 罗柏荣,高凤仙,肖兵南. 大豆黄酮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J].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2008, (05)
.
[8] 吴洪,高平章. 11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与结构关系的DFT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9, (04)
.
[9] 王慧.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10, (09)
.
[10] 潘国庆,梁永欣.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J]. 青海科技, 2005, (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