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薛泽程,邓新平.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研究进展[J]. 植物医生, 2007, (03)
.
[2] 肖烨,洪艳云,易图永,黎定军.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 2007, (02)
.
[3] 王荣青,杨悦俭,周国治,阮美颖,姚祝平,叶青静. 番茄抗青枯病筛选方法及其在抗青枯病育种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02)
.
[4] 寿森炎,冯壮志,苗立祥,廖芳滨. 番茄抗青枯病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J]. 遗传, 2006, (02)
.
[5] 缪凯,李焕秀. 番茄青枯病研究进展[J].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05)
.
[6] 任小平,姜慧芳,廖伯寿. 花生抗青枯病分子标记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 (02)
.
[7] 姜慧芳,任小平. 花生抗青枯病种质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多样性[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 (03)
.
[8] 马焕普,刘志民. 赤霉素与果树的生长发育[J]. 植物学通报, 1998, (01)
.
[9] 陈华君,马焕普,刘志民,高遐虹. 两种温度条件下早熟桃果实中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04)
.
[10] 马焕普. 果树花芽分化与激素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