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林启训,邱蕊,毛延妮. 超声提取茶树菇可溶性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3)
.
[2] 欧阳小丽,张晓昱,王宏勋,邓张双. 茶薪菇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04, (05)
.
[3] 张锦雀,黄丽英,苏聪枚. 中草药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08, (11)
.
[4] 毛慧玲,束盈慧,杨文,陈劲,侯振宇. 茶树菇多糖提取工艺的优选[J]. 中药材, 2007, (02)
.
[5] 朱建华,杨晓泉. 真菌多糖研究进展——结构、特性及制备方法[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5, (06)
.
[6] 薛峰,李春娜,李朋收,刘洋洋,范冰舵,包海鹰,徐暾海,刘铜华. 超声提取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18)
.
[7] 盛国荣. 正交设计优选退白汤的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2)
.
[8] 胡良平. 正交实验设计的意义及其方法和要点[J]. 中国卫生统计, 1989, (01)
.
[9] 沈霞,张艳红,袁慧慧,蓝闽波.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艾叶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 2010, (01)
.
[10] 杨波涛. 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在微生物最佳培养基配方中的应用[J]. 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