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志海. 机械柔性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概述[J]. 硅谷, 2009, (17) .
[2] 孟庆国,詹世革,汲培文. 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取得重要进展[J]. 中国科学基金, 2004, (03) .
[3] 彭文.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机床立柱结构动态优化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 (03) .
[4] 唐友刚,郑俊武,董艳秋,张泽盛,张延峰. 船舶内共振动力学行为的研究[J]. 中国造船, 1998, (04) .
[5] 宋述芳,吕震宙,乔红威. 随机结构动力特征的统计矩及灵敏度分析研究[J]. 振动工程学报, 2011, (02) .
[6] 李杰,陈建兵. 随机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J]. 振动工程学报, 2004, (02) .
[7] 于德介. 用优化方法修正阻尼结构动力学模型[J]. 振动与冲击, 1994, (02) .
[8] 丁晓蓉,郭兴明,钟丽莎. 基于混沌理论的心音信号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 振动与冲击, 2012, (15) .
[9] 白争锋,赵阳,田浩. 柔性多体系统碰撞动力学研究[J]. 振动与冲击, 2009, (06) .
[10] 黄毅,丁千. 内共振系统的干摩擦自激振动[J]. 振动与冲击, 2008,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