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樊瑞军,贾咏存,朴文花.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早期诊断脓毒症中的价值[J]. 宁夏医学杂志, 2015,(10)
.
[2] 梅娟,朱凤娜,刘玭,徐之良. 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童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 职业与健康, 2011,(20)
.
[3] 雷学维. CD64、PCT、hs-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34)
.
[4] 吴丽娟,孙瑞娟,王谊冰,贾乃光,庄逢源. 脓毒血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变形性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6,(12)
.
[5] 李超,袁宝军,张淑青,佟艳艳,王菊惠,张会芬. 血液细菌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RP及WBC水平变化[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10)
.
[6] 李丽娟,陈炜,古旭云,盛博,赵磊. 血浆PCT和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对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及其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06)
.
[7] 吴丽娟,鲁涛,尹培刚,陈德生,陈福成. 脓毒血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4,(02)
.
[8] 邹金海,孔祥军,李春英,孙鑫义,刘晨第. 中性粒细胞CD64、CD32指数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5,(06)
.
[9] 陈永健,王毓. 联合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诊断脓毒症及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J]. 浙江医学, 2016,(20)
.
[10] 林玲,蔡秀军. 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凋亡与病情及预后关系[J]. 中国急救医学, 2005,(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