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 偏头痛的中医诊治规律初探[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04)
.
[2] 周志彬,于生元. 偏头痛相关评价工具[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5,(04)
.
[3] 钟广伟,李炜,罗艳红,王素娥,吴清明,周波,陈俊军,刘本立. 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 2009,(04)
.
[4] 路玉良,丁元庆. 偏头痛的中医证候、病机与治疗现状分析[J]. 河南中医, 2010,(01)
.
[5] 单秋华,韩晶,杨佃会. 耳穴疗法治疗发作期与缓解期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07,(11)
.
[6] 曹克刚,李焕芹. 具有中医内涵的偏头痛疗效评价指标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07,(07)
.
[7] 钟广伟,胡建军,陈泽奇,罗艳红,张莺,尹耀慧,李炜,易振佳,陈国林. 平肝潜阳方对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淋巴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
.
[8] 吕华燕,周冀英. 关于偏头痛对患者影响的评价工具[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01)
.
[9] 吴林,李鹏. 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2)
.
[10] 邸玉鹏,王发渭. 偏头痛痰瘀证的机制与治疗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