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朝阳,王洪新. 超滤法纯化苦豆子酸提取物中的生物碱[J].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3,(04)
.
[2] 周福生,穆青. 野生植物苦豆子的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作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04)
.
[3] 杨鹏程,周波,李玉花. 植物花青素合成相关的bHLH转录因子[J]. 植物生理学报, 2012,(08)
.
[4] 李春英,胡永强. 苦豆子中生物碱的分布及其在生长期内的含量变化[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09)
.
[5] 张光飞,翟书华,杨慧,苏文华. 光照和温度对扇蕨孢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9,(09)
.
[6] 薛焱,王迎春. 光照、温度和盐分对长叶红沙种子萌发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04)
.
[7] 任坚毅,林玥,岳明. 太白山红桦种子的萌发特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4)
.
[8] 李永春,叶新红,舒翔,冯作山. 微波法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05)
.
[9] 余永婷. 超声波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03)
.
[10] 姚雯,孙培环,徐晓敏,李雅娟,袁呈山,王振华.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