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岳渝飞,刘志斌,王健美,向俊蓓,王艳,李旭锋,杨毅.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油菜ATP6的相互作用因子[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2] 向俊蓓,刘志斌,王艳,岳渝飞,王健美,李旭锋,杨毅.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筛选[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3] 国伟,王莹,詹小鸣,柴建华,汪训明,许仁林. 水稻线粒体atp6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2)
.
[4] 章松柏,吴祖建,段永平,谢联辉,林奇英. 单引物法同时克隆RDV基因组片段S11、S12及其序列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05,(06)
.
[5] 黄功华,梁景耀,刘新光.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研究蛋白激酶CK2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3,(03)
.
[6] 王正华,王秀鹤,王勇献,张振慧. 基于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功能预测[J]. 激光生物学报, 2007,(04)
.
[7] 张玲,何志巍,李虹,韩为农,姚开泰. 用染色体缓移法分析5’端未知序列[J]. 癌症, 2001,(05)
.
[8] 李彦辉,郭政,马文财,杨达,王栋,张敏,朱晶,钟国才,李永进,姚晨,王靖. 通过蛋白质互作网络预测已知部分功能的蛋白质的精细功能[J]. 科学通报, 2007,(20)
.
[9] 刘洪斌,戴保民. 反向PCR扩增问号赖型钩体重组质粒pDJH_2插入片段[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9,(03)
.
[10] 杨德吉,高桥秀彰,峰泽满,佐佐木修. 红原鸡基因组序列中两段染色体未知序列的连锁定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4,(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