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丹瀛. 中医急症高手——记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09) .
[2] 郑国庆,黄汉津. 中风病开通玄府法的理论 治则治法与方药——张志远学术经验系列(六)[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01) .
[3] 田在善,吴咸中,陈鲳. 有关“腹脑(第二脑)”之说[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5,(05) .
[4] 姚宝农. 张仲景通腑法及其在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概况[J]. 医药世界, 2006,(09) .
[5] 郭世铎,王宇歆,吴咸中. 肠—脑相关学说与中医下法研究的思考[J]. 天津中医药, 2007,(03) .
[6] 姜良铎,焦扬,张喆. 中医正邪理论与微生态学关系初探[J]. 陕西中医, 2006,(08) .
[7] 赖善中. 通下法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急症, 2005,(08) .
[8] 刘清明,付强,王新陆. 张锡纯论治中风病学术思想探微[J]. 北京中医, 2007,(02) .
[9] 邹忆怀. 王永炎教授应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期中风病的经验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04) .
[10] 翟双庆. 再论中焦气机与神志关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