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柏萍. 男女平等及其实现方式刍议[J]. 广东社会科学, 2004,(01) .
[2] 白玫.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当代中国妇女状况[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01) .
[3] 刘霓. 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 国外社会科学, 2001,(06) .
[4] 王政. “女性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辨异[J]. 妇女研究论丛, 1997,(01) .
[5] 张一兵,辛湲. 论男女平等内涵与目标的哲学基础及社会学定位[J].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2) .
[6] 逯改. 社会性别视角中的两性平等[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8,(01) .
[7] 刘莉,李慧英. 公共政策决策与社会性别意识[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
[8] 李慧英. 中国妇女参政十年回顾与评估[J]. 妇女研究论丛, 2005,(06) .
[9] 丁小萍. 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我国妇女法的社会性别分析[J]. 浙江学刊, 20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