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晓瑜,王朝辉,杨宁,杨荣,章孜亮,赵护兵. 底墒和磷肥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与水、肥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05) .
[2] 孟晓瑜,王朝辉,李富翠,李可懿,薛澄,李生秀. 底墒和施氮量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2) .
[3] 李云,李金霞,李瑞奇,李雁鸣. 灌水次数和施磷量对冬小麦养分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6) .
[4] 谢佳贵,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王立春. 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05) .
[5] 李春艳,张宏,马龙,李诚. 冬小麦苗期氮素吸收利用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3) .
[6] 赵海波,林琪,刘义国,姜雯,刘建军,翟延举. 氮磷配施对“济麦22”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6) .
[7] 马文奇,张福锁,张卫锋. 关乎我国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化肥产业[J]. 资源科学, 2005,(03) .
[8] 刘庚山,郭安红,安顺清,吕厚荃,白月明,温民. 底墒对小麦根冠生长及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03) .
[9] 同延安,Ove Emteryd,张树兰,梁东丽. 陕西省氮肥过量施用现状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 2004,(08) .
[10] 马政华,寇长林,康利允. 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其在不同器官分配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