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蒋应红,胡佳萍,伊轩轩. 高架快速路辅助车道与集散车道效率研究[J]. 中国市政工程, 2011,(01)
.
[2] 彭余华,裴晓梅,王东,唐翠仁. 互通式立交中集散车道的设置[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3] 金树法,侯清,李海波. 互通式立体交叉中减速车道的设计[J]. 天津建设科技, 2006,(04)
.
[4] 邓小英. 高速公路中互通式立交出、入口的安全设计[J]. 科技信息, 2009,(07)
.
[5] 李硕,张亚平. 高速公路加速车道设计理论探讨[J]. 公路交通科技, 1998,(04)
.
[6] 谢洪新,毛洪强,王华,陈荣生. 高速公路集散车道设置原则和设计方法[J]. 公路交通科技, 2003,(01)
.
[7] 李铁柱,李文权,周荣贵,石小法,赵春. 高速公路加减速车道合流分流特征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 2001,(04)
.
[8] 朱水坤,陈必,陈飞. 快速城市化地区干线公路断面布置型式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 2006,(09)
.
[9] 李文权,王炜,李铁柱,李冬梅. 高速公路加速车道上车辆的汇入特征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
|